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日出东方”团队顺利开展“红色铸魂·专业赋能”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赵飞       编辑:裴雪       复审:任正实       终审:张婷婷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10      点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厚植青年红色基因,提升社会责任感,锤炼专业实践能力,7月1日至10日,经济管理学院“日出东方”社会实践团队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红色铸魂·专业赋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婷婷带队,党委副书记任正实,团总支书记夏晓丽,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赵丽鋆及实践指导教师赵飞共同参与指导,与青年学子同走红色足迹,通过“党建领航+专业实践”双轮驱动,引导学生在追寻革命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基层实践中淬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红色铸魂,革命旧址中感悟初心使命。实践团队首站走进618山东省战备电台旧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厂旧址,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革命年代的战略部署与英雄事迹。面对保存完好的通信设备、斑驳的墙体和幽深的通道,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与奉献。张婷婷在参观中强调:“红色旧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任正实鼓励同学们:“要把红色基因融入专业学习,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担当使命。”师生共同重温入党誓词,在革命圣地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专业赋能,经济学智慧守护乡村“钱袋子”。实践第二站,团队联合当地派出所,深入沂蒙山区乡镇村居,开展“防非宣传乡村行”活动。经济学专业的队员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悬挂横幅、发放传单、案例讲解等形式,用通俗语言向村民揭露非法集资、传销等骗局的本质。队员们结合“供需原理”“信息不对称”等专业知识,分析非法金融活动的运作逻辑,生动拆解“养老理财”“高息返利”等骗局套路。指导教师赵飞针对留守老人等重点群体如何开展反诈宣传提供专业指导,切实筑牢乡村金融安全防线。这种“专业理论+现实案例”的宣传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防范意识,活动中共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警民协同的创新模式,让防非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知行合一,青春力量书写时代答卷。此次实践既是专业课堂的延伸,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团队负责人纪奕佳表示:“这次实践,我们在参观红色旧址中,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在村居宣讲中,我们将经济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未来,我们将继续传承红色精神,积极运用专业所长履行社会责任,用青春守护群众权益,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本次活动以红色教育为主线,融合专业实践与党建育人,充分展现了山青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社会发展的青春风采,下一步,“日出东方”团队将依托学院资源,持续深化“红色教育+社会服务”品牌建设,让山青学子的青春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光彩。

下一条:经济管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开展集体学习